欢迎光临东莞市大为塑胶有限公司
9

东莞市大为塑胶有限公司

诚信保障,服务为先
行业博文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资讯详情

欧佩克增产与中美贸易战夹击下的全球产业链震荡

  • 作者:东莞市大为塑胶有限公司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4-11
  • 阅读(次)

2025年4月,欧佩克联合俄罗斯等8个产油国宣布日均增产41.1万桶原油,叠加美国对华加征84%关税的"对等政策",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掀起轩然大波。国际油价单日暴跌7%,布伦特原油跌破65美元/桶,而中国塑料制品出口成本飙升12%,部分企业被迫停产。这场由能源与贸易政策主导的危机,不仅冲击着塑胶价格与制造业利润,更暴露出产业链深层的结构性矛盾。


在浙江台州的一家注塑厂里,仓库堆满发霉的PP颗粒——由于美国订单取消,这些原料已积压三个月。厂长老张点燃一支烟:"欧佩克增产本该是好事,可现在连沙特油轮都找不到买主。"而在千里之外的义乌国际商贸城,经营圣诞饰品的李秀芹对着电脑屏幕发呆。美国客户刚刚发来最后通牒:若5月1日前不能降价15%,订单将转给越南供应商。进口的ABS原料价格在两周内从13500元/吨跌至9800元,但关税新政让利润空间不增反减。
这场危机的核心矛盾在于"成本塌陷与需求萎缩共振"。欧佩克增产导致全球原油供应过剩,理论上为依赖石油衍生物的塑胶产业带来成本红利。以PP为例,原料成本每吨下降约1200元,但美国关税政策使出口成本增加2387元/吨
。更严峻的是,东南亚新兴市场虽承接了部分转移产能,但其电力成本高企(越南工业电价较中国高30%),企业面临"降本难、转型慢"的困境,况且美国为了防止中国企业“暗度陈仓”,把产业转移到越南避免高额不对等关税,对越南同样实施高达46%的关税。


化工巨头的应对策略呈现两极分化。LG化学将南京ABS工厂的产能缩减18%,转而投资匈牙利电池材料基地,其MABS树脂因产能不足导致交货周期延长至6个月;台湾奇美则通过"差异化定价"维持防火级ABS的垄断地位,但通用级产品被迫降价20%应对韩国LG的竞争。台化选择减产10%并限制旧价货出货,依托国乔供应低价原料,但中东低价PP的冲击使其PE业务毛利率压缩至5%。中东资本则通过"低价倾销+技术授权"组合拳抢占市场,沙特Sabic的PP售价较国产料低15%,同时向中国中小化企开放茂金属催化剂技术,换取长期合作关系。
中美贸易战的催化效应进一步加剧产业链重构。美国对注塑机加征25%关税,使中国塑机出口成本增加30%,而中东原油进口依赖度上升至42%,地缘风险加剧供应链脆弱性。为规避关税,中国企业构建"中国原料+东南亚组装"新模式:奇美在越南新建防火ABS工厂,利用当地53%的劳动力成本优势,再通过RCEP协定零关税出口欧美。这种模式虽降低综合成本12%,却使订单响应速度提升20%。
技术创新成为突围关键。万华化学投入50亿元研发生物基尼龙,产品碳足迹较传统材料降低60%,成功打入苹果供应链;新和成凭借进入美国关税豁免清单,维持美国市场10%的份额。与此同时,数字化转型从工具升级为生存必需。阿里云搭建的"智能供应链平台"使中小化企原料采购成本降低8%,库存周转率提升35%。
历史的经验表明,真正的产业强者永远诞生于危机与变革的交汇处。当石油美元的旧逻辑遭遇碳中和的新趋势,唯有以创新为矛、以协同为盾者,方能在这场百年变局中赢得未来。欧佩克增产与中美贸易战的叠加冲击,本质上是旧秩序瓦解与新规则重构的阵痛,而产业链的韧性,终将在动荡中淬炼成型。

 

 

免责声明

  • 1、以上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,不代表本站立场;
  • 2、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“普拉司网(www.plasway.com)”并属上作者姓名,商业用途需获得作者和网站授权;
  • 3、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本人联系,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由本司进行转达、处理。
免责声明
1、以上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,不代表本站立场;
2、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“普拉司网(www.plasway.com)”并属上作者姓名,商议用途获得作者和网站授权;
3、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、处理。
47,894